跳转至

原子中的电子

最简单的情况:氢原子

氢原子中的电子的状态由三个量子数决定:

  • 主量子数,\(n \in \{1,2,3, \cdots \}\)
  • 轨道量子数,\(l \in \{ 0,1,2,3,4, \cdots, n-1\}\)
  • 轨道磁量子数,\(m_l \in \{ -l, -l+1, \cdots, 0, 1, \cdots, l\}\)

主量子数与能量

主量子数决定能量,表达式为:

\[ E_n = -\frac{m_ee^2}{2(4\pi\varepsilon_0)^2\hbar^2}\frac{1}{n^2} \]

基态能量 \(E_1 = -13.6 \text{ eV}\)

跃迁

电子在能级上向下或向上跃迁,吸收或者放出能量(光子)

\[ h\nu = E_h - E_l \]
  • 跃迁到基态 : 莱曼系,紫外区
  • 跃迁到 \(n=2\) : 巴尔末系,可见光区
  • 跃迁到 \(n=3\) : 帕邢系,红外区

玻尔原子模型中仍然是经典的轨道理论,速度、角动量等的计算都按照力学知识计算

轨道量子数与角动量

轨道量子数决定角动量。

\[ L = \sqrt{l(l+1)}h \]

轨道磁量子化与角动量方向

轨道磁量子数决定了角动量的方向,称为空间磁量子化

\[ L_z = m_l \hbar \]

(角动量在 \(z\) 轴方向的投影)

壳层(\(n\)) 与次壳层(\(l\)

\(n\) 的大小被称为壳层,命名为 K,L,M,N。(简并态)

\(l\) 的大小被称为次壳层,命名为 s,p,d,f,g。

电子的自旋

自旋量子数:\(s = \frac{1}{2}\),自旋的大小为 \(S = \sqrt{s(s+1)} \hbar = \sqrt{\frac{3}{4}} \hbar\)

自旋磁量子数:\(m_s = \frac{1}{2}, - \frac{1}{2}\),在某个方向的投影为 \(S_z = m_s \hbar\)

Note

电子的自旋角动量 \(S\) 可以和轨道角动量 \(L\) 耦合,形成 \(\bm J = \bm L + \bm S\)

\[ J = \sqrt{j(j+1)} \hbar \]

j 的取值取决于 l 和 s

Note

电子的自旋会带来在磁场中的磁矩能量,从而带来一个微小的能量差,称为精细结构

Note

证实电子自旋存在的实验是 “施特恩-格拉赫实验”

泡利不相容原理

对一个电子系统;

如果使用 \((n,l,m_l,m_s)\) 四个量子数来描述电子,那么任何一个确定的状态内不可能有多于一个的电子存在。

原子中究竟能放多少个电子:

  • \(m_s\) 项贡献两个 (\(1/2\)\(-1/2\)

  • \(m_l\) 项贡献 \(2l + 1\) 个(从 \(-l\)\(+l\)

  • 只有 \(n\) 同的有 \(2n^2\) 个。( \(\sum{ 2 \times (2l+1)}\)

电子分布:

  1. 电子总处于可能的最低的能级
  2. 满足泡利不相容

经验公式:按照 \(n+0.7l\) 排序

激光

自发辐射 = 丢自己的坑

受激辐射 = 丢自己的坑 + 把别人挤下去

受激辐射会再次放出一个光子。这样就可以倍增,形成放大的相关光。

还需要有粒子数布居反转的特性

激光器(谐振腔)加强那些严格与其管平行的光,增强其单色性方向性相干性